
杨磊老师于2021年8月,奔赴兵团十一师四中开启援疆教育工作,在那里他深深体会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善良,感受到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体贴,感受到新疆孩子们的纯朴与善良,也受到兵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他心存感激并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援教工作中。
杨磊老师不仅是一名物理教师,同时还是全国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并获得天津市科普人物荣誉称号,他主动承担了兵团十一师四中义教部的科技教育工作,成立了“趣”编程社团,开展与编程相关的科技实践活动。与援建校信息技术教育组成立了编程教学工作室,并与信息科技教师金凤签订了师徒协议,努力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
为配合国家的双减政策落地,积极开展课后一小时活动,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杨磊老师主要面向小学高年级段开展编程教学。“趣”编程社团的特色是以计算机编程为教学核心,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学习编程是赋予学生能力的过程,不仅会带给他们快乐的探索过程,还会带给他们通过动手做来学习的经历。


“趣”编程社团教学活动围绕游戏编程项目展开,结合跨学科融合,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上,采用导师制,高年级辅助低年级,多年级混班学习,做到既有分层集中教学,又有兴趣小组内部交流。一年来,杨磊老师开课近100多个学时,带领学生参加了兵团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奖活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新疆赛区选拔和新疆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参与比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参与意识,提升了编程实践能力。


杨磊老师还担任高一年级物理教学任务。在物理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设计探究落体加速度实验,将高中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具,探究物理规律并通过公开课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由于今年是新疆地区高中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教材结构和教授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杨磊老师与援教校老师相互配合,取长补短顺利完成了第一学年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制作了小船渡河、平抛过程、双星运动等多个教材中的重点实验演示动画,很好的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他与地理学科老师联合开发智能时钟。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和学会发现。智能时钟这一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时钟的基本功能,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语音交互功能并结合时区的概念了解时差和不同时区的区时,从而对自然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产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在未来的援疆工作中,杨磊老师表示将继续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并总结教学经验,整理教学资料,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教学模式,不负区委、区政府的嘱托,不负兵团十一师四中师生的期望,为十一师四中的科技教育留下可传承的经验。
撰稿:杨磊
校稿:胡明
核稿:郭文颖
排版:胡明
审核:郭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