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在一些学生的学习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一道道难关,有时候甚至有“数学难,难于上青天”之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科技、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克服数学学习中的畏难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践行格言。高二数学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球的体积公式”。
此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热情,他们或独立钻研、摸索实践;或三五成群、多人成组共商共研,共同探索,取长补短。又赶上人工智能爆火,deepseek横空出世,学生借助AI工具的深度搜索,还奔赴天津市图书馆,收集与球的体积公式相关的资料。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查找历史背景,有的负责推导公式,有的负责制作展示材料,充分展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经过努力,共有112人次呈上了一份份完美的答卷,有精美的PPT,有精彩的动画和视频剪辑,动态直观地展示了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当然也有最质朴的word或手工版,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在这一份份作品中我们都能充分感受到学生们的投入和尽心尽力,展现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在学生上交了作品后,老师们又设计了投票程序,把能投票的成员设置在了高二的全体师生的范围内,师生们积极参与,选出了心目中的优秀作品。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2个。虽然奖有等次,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没有次第之分,他们都是最优等。



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背后的数学原理,还锻炼了他们的资料收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和实践性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未来的数学的教与学的活动中,老师们能不断看到学生们勇于探索的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就是教学最好的源头活水;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内心的驱动力都能被唤起,无论有多难,他们都能有勇气喊出“我想试试”,并付之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