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百万师生文明接力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
牢记嘱托 见行见效
招生信息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校园大观
校园掠影
校园新闻
活动报道
本月聚焦
党团建设
党团视窗
红旗飘飘
党员先锋
队伍建设
教师风采
制度管理
学校动态
研训通知
教学资源
课改前沿
教学风采
特色课程
德育之窗
德育动态
计划总结
优秀学子
社会实践
心理健康
家长学校
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艺术体育
艺海扬帆
卫生健康
体育风采
民族教育
政策法规
新闻报道
规范管理
学生风采
国际交流
外教风采
互访交流
安全保卫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综合治理
宣传
防范电信诈骗
禁毒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述年
网管中心
教职工之家
急救科普
更多菜单
活动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 活动报道
官网首页
活动报道 本月聚焦
探秘风云奥秘 感受科学力量 ——天津五中高一学生走进北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
2025-05-22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5月13日,正值全国气象科技活动周之际,天津五中高一化学、食品化学和生物社团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天津市北辰区气象局,开展了一场以“探秘风云奥秘 感受科学力量”为主题的跨学科研学活动。从精密的气象仪器到前沿的预报技术,从科学实验到防灾科普,同学们在“观、学、做”中揭开气象科学的神秘面纱,感受科技与自然的奇妙对话。

科技感拉满——沉浸式参观气象硬核装备

下午14:30,研学活动在北辰气象局的自动观测站拉开序幕。这里如同“气象数据中枢”,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与风向风速仪等设备有序运转,实时采集着大气的“脉搏”。“这些仪器就像‘气象小卫士’,能精准捕捉每一丝温度变化、每一缕风的方向。”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气象观测的精密——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它通过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校准后生成精确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最基础的支撑。

随后,同学们走进气象雷达控制室,仿佛踏入“未来气象站”。巨大的屏幕上,色彩斑斓的雷达图像实时跳动,清晰显示着降水云团的移动路径与强度变化。“这台三维扫描型测风激光雷达(型号:Wind3D 6000)能探测45米至6000米范围内的三维风场,风速精度达0.1米/秒,是监测暴雨、飑线等天气的‘千里眼’。”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同学们惊叹:原来“看云识天气”的背后,是如此先进的科技支撑!

在风洞实验室,一场“风力模拟实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通过调节风速,同学们亲眼见证了不同强度的风对建筑模型的影响——弱风下模型稳如泰山,强风时却摇晃不止。

 干货满满——专家对话解锁气象冷知识

“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报不准’?”“人工增雨的炮弹里装了什么?”在气象知识讲座与互动环节,同学们的问题像连珠炮般抛出。气象专家结合北辰区气候特点,从“数值预报模型的运算原理”讲到“人工增雨防雹的作业条件”,更以“暴雨预警如何发布”“花粉过敏气象预报”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揭开气象服务的“民生密码”。

“原来人工增雨不是‘想下就下’,需要云层中存在足够的水汽,再通过高炮将碘化银等催化剂送入云体,促进雨滴形成。”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展示区,同学们围着1965式双管37高炮仔细观察,听专家讲解其将炮弹发射至2000-6000米云层的原理。

跨学科碰撞——化学实验解码大气奥秘

作为本次研学的亮点,“气象+化学”跨学科实践环节让同学们直呼“过瘾”。在气象观测场旁的临时实验室,同学们分组操作便携式试剂盒,检测模拟大气样本的pH值,探究酸雨的成因;在导师指导下,通过碘化银成冰实验模拟气溶胶形成过程,并结合实时气象数据(如风速、湿度)分析污染物扩散规律。

“当我们将碘化银粉末撒入模拟云室,肉眼可见微小冰晶快速生成——这就是人工增雨的微观原理!”参与实验的董同学兴奋地展示记录数据,“原来气象学不是‘看天吃饭’,更需要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收获满满——科学种子在心中发芽

“这次研学让我明白,天气预报的背后是无数精密仪器的监测、海量数据的运算和气象工作者的严谨。”“我不仅学会了看百叶箱、读风速仪,更懂得了‘严谨’是科学探索的底色。”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研学活动,进一步深入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

——张家溪 马安琪 郭新宇 袁佳伟

“最让我震撼的是气象工作者的‘匠心’——从数据采集到预报发布,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参与互动答疑的李同学表示,“未来我要更关注天气变化,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用科学知识守护大家的安全。”这次研学让我意识到,气象科学是严谨而充满挑战的领域,也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今后我会更关注天气现象,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同时更加敬佩气象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简宁组

此次研学让我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我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未来,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气象知识,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斯宇组

本次北辰气象局研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在研学过程中收获颇丰。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和互动体验,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能力,还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颛苌 杜禹萱 王一涵


此次研学让我们体会到气象科学的严谨性,认识到科技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对气象学的兴趣。 

——石轩亦 闫宏轩 王韵越

夕阳西下,同学们带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相机里的雷达图像和心中萌发的科学种子,踏上返程。这场与“风云”的邂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在年轻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探索科学、服务社会”的种子——或许,未来的气象专家,就从这里启航。

撰稿:张瑩 

校稿:黄强 刘雨泽

核稿:刘惠

编辑:王亚飞

审核:郭文颖 王勇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红桥区团结路6号
学校邮箱:wzhkyxx@126.com
联系电话:022-86513287
微信公众号
天津市第五中学
发送
天津市第五中学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3012号
12010643001-17001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