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育新时代教育生力军,2025年5月20日下午,天津市第五中学组织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我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学而”论坛。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孔维薇主任、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齐聚一堂。
本次活动由教科研办公室主任薛卫红主持,共有六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在各学科中的创新实践,共同探讨新时代育人路径。

王晓萌老师以GIS技术与智慧教育平台融合地理教学,推动学生从“看地图”转向“用地图思考”。通过“人口分布”四步法教学(情境导入—数据探究—协作分析—成果展示),结合ArcMap与希沃白板,地理课堂从“知识仓库”转型为“创新工坊”,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李旭老师针对传统数学复习课问题,以 “圆的性质综合运用” 为例,构建“三段式”合作学习模式:课前小组梳理知识、课中“小老师课堂”探讨多解、课后开发错题微课。结合GeoGebra动态演示,数学复习课从枯燥转向高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张杨老师以《初中英语跨学科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为题,重构英语教学,在《Lao She Teahouse》中融入京剧表演,用数学数轴解析时态,借助AI技术探索太空主题。学生从“不敢开口”到“大胆创想”,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同步提升。

高广瑞老师重构初中物理课堂,设计防波堤项目、升级34个分层实验,让学生在“科学家式失败”中锤炼科学精神。跨学科“能源探秘”3D课程与AI学情诊断系统,推动物理教育成为点燃创新火种的“凸透镜”。

张伟老师以“三维育人框架”推进体育改革,通过分层教学、跨学科项目与AI数据监测,实现精准指导。体育课堂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学生体质与技能显著提升,未来体育组将深化技术应用,突破教学瓶颈。

张濛老师以《以匠心传承之光,铸思政教育之魂:在创新实践中守护学生成长》为题,践行“生命在场”理念,通过张伯苓“爱国三问”、海河调研、社区服务等实践,将思政课转化为“精神养分”。学生从“知识储存”到“素养生长”,家国情怀在行动中拔节。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青年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生力军,他们的匠心实践,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蓬勃动力。未来,我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青年教师铺设更广阔的发展路径,今后必将涌现出更多兼具教育情怀与学术造诣的卓越教师,为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撰稿:张濛
校稿:薛卫红
核稿:刘惠
排版:薛卫红
审核:郭文颖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