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松弛与成长间找到平衡



一、心理调适:做情绪的主人

假期里感到无聊、焦虑或迷茫都很正常,尝试用「情绪温度计」标记每天的心情,接纳自己的状态,不过度批判。

面对家人唠叨、社交压力时,学会温和表达需求,比如:“我需要独处半小时调整状态”,保护内心秩序。

每天写下3件小成就,即使只是读完10页书、学会一道菜,用肯定的语言强化自我价值感。





1、制定「可完成清单」
将任务拆解为15-20分钟的微目标,完成后打勾,用即时成就感对抗拖延。允许每周1-2天「空白日」,避免过度自我施压。
2、培养元认知能力
学习时多问自己“我用什么方法更高效?”,定期复盘学习策略,避免盲目重复低效率行为。
3、打破知识焦虑
选择1-2个感兴趣的领域深度探索(如演讲、纪录片等),拓宽认知维度,缓解升学压力带来的狭隘竞争感。




三、生活管理:构建稳定心理基石


固定起床/入睡时间,用「仪式感清单」(晨间拉伸、睡前冥想)帮助大脑切换状态,提升心理稳定性。
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跳绳、慢跑),或尝试瑜伽、舞蹈等释放压力,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主动约见好友分享假期趣事,或参与公益、兴趣社团,在人际互动中获得归属感与心理滋养。





撰稿:于妍
校稿:刘勇健
核稿:张镇
排版:于妍
审稿:郭文颖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