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平台

忘记登录密码?
登录
首页
百万师生文明接力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
牢记嘱托 见行见效
招生信息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机构设置
校园大观
校园掠影
校园新闻
活动报道
本月聚焦
党团建设
党团视窗
红旗飘飘
党员先锋
队伍建设
教师风采
制度管理
学校动态
研训通知
教学资源
课改前沿
教学风采
特色课程
德育之窗
德育动态
计划总结
优秀学子
社会实践
心理健康
家长学校
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艺术体育
艺海扬帆
卫生健康
体育风采
民族教育
政策法规
新闻报道
规范管理
学生风采
国际交流
外教风采
互访交流
安全保卫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综合治理
宣传
防范电信诈骗
禁毒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述年
网管中心
教职工之家
急救科普
更多菜单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队伍建设 教师风采
官网首页
教师风采 制度管理
用爱与责任,架起津甘教育的桥梁——天津五中援甘教师邱斌感言
2025-09-10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天津五中初中生物学科邱斌老师从教十七年来,一直活跃在班主任、年级组长、集备组长、支部书记等岗位上,曾多次被评为红桥区优秀教师、天津五中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红桥区骨干教师等,并多次在校、区、全国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恰逢第41个教师节,刚刚圆满完成甘肃支教工作的邱斌老师,满怀深情地为我们带来自己的援教故事:


用爱与责任,架起津甘教育的桥梁

天津五中七年级组长 邱斌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天津与甘肃,一东一西,虽相隔千里,却因教育紧紧相连。当援甘的号召响起,我和众多同仁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支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用我们的知识与爱心,为甘肃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美好未来的窗。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对于我们援甘教师来说,师德首先体现在无私的奉献精神上。2024年初春,当我收拾行囊告别天津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时,母亲往我行李箱塞了二十几包常用药,孩子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那一刻我强忍泪水转身踏上支教的行程。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这所山区学校,斑驳的土坯墙、漏风的窗户、冬天没有暖气的教室,与天津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校园形成鲜明对比。但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教室,看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脸上绽放出淳朴的笑容,听着他们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齐声喊"老师好",我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这里有的孩子每天清晨五点就要起床,背着干粮徒步两个小时山路。为了让孩子们能喝上热水,我们援甘教师自发捐款购买了保温桶;夜晚宿舍停电时,我们就点着蜡烛集体备课,烛光映照着每个人布满血丝却依然坚定的眼睛。这种奉献,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孩子们成长的期待。

爱,是师德的核心。在甘肃的日子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等待绽放的花朵,需要我们用爱去浇灌。小辉是我班上的特殊学生,父母在新疆打工已经三年没回家,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第一次注意到他时,这个瘦小的男孩总是蜷缩在教室角落,作业本上满是油渍和褶皱,上课从不主动发言,提问时总是低着头用袖子擦眼泪。我开始每天课间找他聊天,发现他课本里夹着很多涂鸦的纸片,画的都是大山和想象中的城市。"老师,您见过真正的摩天轮吗?"他怯生生的提问让我心头一颤。我立即买来图画纸和彩笔送给他,当我第一次把十二色彩铅递到他手上时,他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记得他画的第一幅完整作品是《我的家乡》,画面上连绵的大山里,一条金色的公路通向远方,山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深深体会到了爱的力量。我们的爱,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更是关注他们的生活、心理和成长。冬天看到孩子们冻裂的双手,我们把带来的护手霜分给每个人;发现留守儿童夜晚不敢独自回家,我们轮流护送他们走夜路。对于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我们就是他们在学校的亲人,给他们安慰,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责任,是师德的重要体现。我们援甘教师肩负着提升当地教育质量的重任。记得刚来时进行教学调研,发现这里的课堂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们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我们立即成立了"津甘教育帮扶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每周三下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天津教师先上示范课,再与当地教师共同打磨教案。我带来的"情境教学法"刚开始推行时遇到不少阻力,有位老教师坦诚地说:"我们这里条件差,搞这些花架子没用。"我没有急于辩解,而是邀请他一起设计教学方案,带着学生们在校园中观察植物。当看到平时调皮的学生主动举手发言,老教师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原来生物课可以这么生动!"为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我们搭建了"云端教研平台",每周组织天津名校与甘肃学校进行线上教研,累计开展专题讲座46场,培训教师800余人次。在课堂上,我们严谨治学,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清晰透彻;课后我们建立了"错题银行",把学生常见错误分类整理,针对性设计辅导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组建了科技小组、环保社团和留守儿童合唱团。当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风力发电机"在全县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时,当他们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县文艺汇演中感动全场时,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扶贫不仅要扶智,更要扶志。我们要为孩子们的未来负责,为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负责。

在援甘的日子里,我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去年教师节,我刚走进教室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讲台上摆满了野花束,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老师辛苦了",每个孩子手里都捧着自制的贺卡。小敏同学送我的贺卡里夹着一片压干的枫叶,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老师,这是我在山顶摘的枫叶,它像您带来的知识一样红。"最让我难忘的是冬至那天,班上的留守儿童们偷偷在教室生了火炉,用我们捐赠的面粉包了饺子,虽然饺子有的煮破了,有的还是生面团,但当孩子们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我面前时,我吃出了人生最香甜的味道。七十岁的王大爷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们山里人不会说漂亮话,但孩子们现在回家会说英语了,会算复杂的数学题了,这都是你们带来的福气啊!"去年暑假我回天津探亲,小辉的奶奶特意让我带去一袋自家种的花椒,说"这是我们山里最好的东西,给你爸爸妈妈尝尝"。这些感动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我们的付出,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在家长们的认可中得到了最大的肯定。

如今,援甘的时光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记得刚来时因为不适应高海拔我经常呼吸困难,现在爬几公里山路如履平地;曾经吃不惯的杂粮饭,现在成了最想念的味道;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方言,如今听着格外亲切。在这片黄土地上,我用爱与责任书写着师德的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津援甘教师的使命。我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甘肃的教育土地上生根发芽,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帮扶的青年教师中已有三人获得甘南州优质课一等奖,五人在县级教学比赛中获特等奖。今年春天,天津和甘肃教育部门联合启动了"青蓝工程",建立了长期支教帮扶机制,越来越多的天津教师主动申请来到这片热土。虽然支教的日子有限,但我们播下的教育种子正在茁壮成长。支教结束之际,学生小梅在给我的告别信中写道:"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当老师,回到大山教更多的弟弟妹妹。"看着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之光,我们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意义非凡。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梦想,为甘肃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想对所有教师说,让我们继续坚守师德,用爱与责任,架起津甘教育的桥梁。当我们看到教室里新安装的多媒体设备亮起时,当听到孩子们用标准普通话朗诵课文时,当收到毕业生考上高中的报喜电话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份事业的价值。让我们做教育扶贫路上的追光者,把天津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播撒在陇原大地;让我们做津甘协作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做师德师风的示范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亲爱的同仁们,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是点亮希望的火炬,是连接东西部的纽带。让我们继续扎根黄土高原,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每一个微笑,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撰稿人:邱  斌

初  审:胡  明

校  稿:岳  莹 

审  核:郭文颖 王  勇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红桥区团结路6号
学校邮箱:wzhkyxx@126.com
联系电话:022-86513287
微信公众号
天津市第五中学
发送
天津市第五中学 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3012号
12010643001-17001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