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科普盛宴启幕,学子创新活力绽放
近日,红桥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天津市第五中学报告厅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红桥区科协联合多部门主办,汇聚400余名各界代表共赴科普盛宴。作为活动承办地与核心参与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学学子凭借前沿科技项目与扎实科学素养,成为全场焦点,充分展现了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

科创项目惊艳亮相,硬核实力斩获殊荣

活动现场,天津五中学子携两项重量级科创成果精彩亮相,引发广泛关注。其中,《环境探测机械蛇》项目在南开大学的指导下,凭借巧妙设计与实用价值,荣获“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天津赛区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复杂环境探测需求,模拟蛇类运动形态研发出灵活避障的机械装置,可应用于灾害救援、生态监测等场景,展现了学子将科技与现实问题结合的创新思维。
另一项《子牙河西站西大桥至老红桥河段地图绘制》项目则摘得“天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团队在城建大学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模,精准绘制出河段生态地图,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体现了“用脚步丈量科学,用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践精神。两个项目的奇思妙想与严谨论证,赢得在场专家与观众的高度评价,被赞为“青少年科技实践的典范”。
科学教育深耕厚植,点燃青春探索梦想
天津五中始终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育人核心抓手,通过科学教育“3+”模式中的“项目+点子”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从兴趣到创新的成长阶梯。此次展示的项目均源自学校“科创社团”与“跨学科实践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实验、迭代优化,全程参与科研全流程,彰显“项目+点子”的培养体系成果。
活动中发布的《科学之光,启迪未来》专题片,特别收录了五中学子与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的互动纪实。科学家们“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与“谆谆教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向往。正如参与《环境探测机械蛇》项目的学生所言:“学校的科创实验室和专家讲座让我们敢想敢做,这次获奖是起点,未来我们要让‘天津五中智造’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以科普为媒,绘就育人新图景
作为红桥区“科普桃花源”品牌矩阵的重要实践基地,天津五中近年来持续推动科普教育常态化。通过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组建机器人社团、承办区级科创赛事等举措,累计培养数百名具有科学兴趣的人才。此次全国科普月期间,学校还同步开展多项科普系列活动,让科学精神渗透校园每个角落。
未来,天津五中将继续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模式,依托红桥区全域科普资源,为学生搭建更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少年在科学的沃土中成长为“敢创新、能实践、有担当”的新时代科技后备力量。
撰稿:王超
校稿:苏湘
核稿:刘惠
审核:郭文颖 王勇


